在业主与装饰公司签订装修合同时,通常会注意合同中列出的条款,以便根据项目计算装修费用。然而,很多装饰公司在合同中会故意增加许多不必要的项目,以欺骗消费者。对于缺乏装修经验的业主来说,如何避免合同中的恶意增项呢?

设计师和装饰公司都出于盈利的动机,在最初的报价中列出一些可有可无的项目。因此,消费者应该保持警惕,删去那些不必要的项目,以节省开支。然而,并非所有项目都能省略,因此消费者在与装饰公司谈判合同时,需要提前做好准备。业主应该考虑满足基本使用功能和体现家居造型氛围的同时,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确定合理的装饰费用投入。一般来说,正规装修企业的毛利率占工程总造价的10-20%左右。有些消费者将管理费降至工程总造价的5%,然而为了保持合理的利润,装饰公司就会在材料费和人工费上偷工减料,最终受害者仍然是业主。
实际上,如果有设计师提供合理的设计方案,就完全可以从根本上避免这些问题。一位装饰专家指出,合理的设计方案才是最基本的省钱方法,因为设计师通常会在施工图上详细标明房屋的功能、装饰和用材等,还可以根据你的意见进行修改,直到满意为止。这样可以避免边施工边调整带来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浪费。此外,设计不合理还会导致室内空间的部分利用无法实现,造成巨大损失。
专家建议,在装修前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设计、材料采购、询价和预算等准备工作,前期准备越充分,装修的速度可能就越快。在采购材料时,一定要进行多方比较,同时尽可能带上设计师或装修工人,因为他们知道哪里可以购买到性价比高的材料,省时省力。此外,依托装修公司选择材料也是可行的。装修公司在选材方面有固定的供应网络,通过大规模采购可保证质量稳定且价格相对较低。当收到工程图和报价单时,业主一定要仔细阅读,注意所要求的装修项目是否已全部包含在内。例如,是否遗漏了窗帘或者某些门等。不能只盯着最后的总价,因为如果报价中不包含所有项目,最终还是会超出预算。而且,这些遗漏的项目在施工现场肯定是必须要有的,到时候不仅需要增加开支,还会受制于人。
现在有些装修公司为降低成本,往往在代购材料时选择伪劣产品,以次充好来牟取暴利,所以,对于装修公司提供的图纸和报价单,消费者一定要让装修公司列出能表示出项目的尺寸、做法、用料(包括型号、牌子)、价钱的单子,不能笼统地一说了之,一定要弄清楚,写明白,免得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,然后找懂行的人咨询或亲自到市场上去调查,查清楚这些主材的是否货真价实。